轻切入在线教育的蜻蜓校信,终绕不开“重”的线下推广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上班忙碌的同时还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抓住家长的这种刚需,陈思宇和卢子印希望以一种“轻”的方式切入在线教育

2012年,他们成立了一款轻应用——蜻蜓校信。

这款APP有点像家校垂直领域的微信。它分为老师和家长两个版本。老师端可以用于布置作业、向家长发送对孩子的评价信息、日常事务通知,并可与同校老师联系;家长端除了接收通知,还可与老师及其他家长互动,浏览教育资讯。

关于家校沟通这一需求点,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有校讯通产品,由电信运营商主导。 传统校讯通的弊端是,学校常强制家长绑定校讯通,并和运营商及SP分成。 “每条短信成本几分钱,校讯通每月发十几条短信,却要收费10元,背后的暴利可想而知。”蜻蜓互动COO卢子印表示,蜻蜓校信正是通过免费模式切入这一市场。

蜻蜓校信推出的初衷就是创造一个真正适用的免费的家校沟通平台,并通过平台满足用户其它教育增值服务需求。

他们似乎也赶上了好时候。2013年,《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针对传统校讯通之弊进行了大量监督式报道。随之,2014年初,深圳、北京等省市开始整治沉疴已久的传统校讯通,家校互动的市场被进一步打开。

据CCW Research 2012研究报告预测,2016年底,家校互动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97%。

由于教育非标准服务与地域化的属性,蜻蜓校信这款产品很难像其它移动应用那样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用户。蜻蜓互动线下的团队占了近一半,他们用一家家联系学校,洽谈合作的“笨办法”将蜻蜓校信落地。学校负责统计提供原始数据,蜻蜓校信在后台给用户开通账号,以保证用户的真实性。

过去10个月,他们在深圳积累了288所学校的30万用户。这个过程让卢子印叫苦不迭。“我们对的不是商户,而是学校和行政机构,这个群体实际上很传统和保守”,他说,这就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到足以让学校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机构愿意冒风险放弃旧产品积累的数据体系,并要求家长重新安装新产品。“所以我们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优化产品结构、承载能力和用户体验的细节上。”卢子印说。

相对传统校讯通单向且单一的交流方式,蜻蜓校信虽然方便家长间的互动和沟通,但同时也让一些学校很担忧,因为学校更关注的是“维稳”,比如家长群聊的功能,学校就不喜欢。“我们要说服学校,相比于微信群或QQ群,这个产品是可控的,我们会筛选出家长群聊中对学校而言特别负面的东西给学校看”,卢子印认为,这样做并不会让家长不满,因为家长对学校的意见不可避免,与其堵,不如疏。

鉴于线下推广的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蜻蜓互动采用代理商的方式推广市场。 利用当地代理商的渠道资源,蜻蜓校信目前在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份的十几个城市已拓展到300万左右的用户。

按照卢子印的构想,当蜻蜓校信的用户数在某个区域达到50%以上的覆盖率,形成一定壁垒时,就可以做一些盈利模式的探索。比如,根据后台匹配数据,向家长推送精准广告,孩子的数学科目不及格,就会向家长推送数学辅导班的广告,以此为线下教育机构引流,形成教育O2O的闭环。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